
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从夏朝一直到清朝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梳理,把各个朝代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都进行描述。在中国那么多有名望的皇帝中,感觉作者对忽必烈的评价是很高的,反而对李世民的评价比较中立,这个和我在学习素质教育阶段的历史课后所建立起来的观念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唐宋元明清,我对于元朝的印象是最浅的,而对于李世民的认识绝大部分都是非常正面的,或许因为李世民很符合儒家观念中的圣君形象吧,于是后世更是对其进行了美化;反观元朝,一个外族统治的时代,更多感觉被赋予了野蛮的头衔。而作者作为外籍人员,他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儒家思想影响,可能会站在一个更加公正的的角度来评判吧。这本书让我系统性的回顾了一下整个中国历史,也算是补了点我对于历史的了解,作为一本科普书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读的第一本中国简史,外国人写的和中国人写的就是很多不同,作者主要从经济宗教文化等来写,而不注重各个朝代之间如何夺权争霸,使历史很轻易的串了起来。不得不说,成功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失败的历史也一样,汉朝,唐朝,元朝,清朝中的鼎盛时期其政治制度都很类似,我认为,这都在一个"宽"字,其心胸是宽广的,可以接纳任何宗教任何文化任何人,这对于一个君主来说,非常的不易,人们只想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其内心深处会有对待其他事物、新生事物和未知事物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当然也包括每个没落朝代的靡乱奢华,因为恐惧,所以不想管。朝代一样,对个人也一样,成功的人总是伴随着心胸,知识和阅历都宽广的标签。
接下来我要去看看丝绸之路和元朝的历史去了,我很开心能坚持看完一本历史书[呲牙]
格鲁塞所著的这部中国史,以诙谐幽默却不失严谨求实的语言,将中国从远古到清朝覆灭的几千年历史娓娓讲述,读书的过程中,时常感触于他所列举的生动活泼的历史事件及著名人物,每读过一个章节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颖的观点!
纵览全书,格鲁塞所持的立场是很客观中立的,虽说在叙述的过程中他也加入了些许个人情感,但他还是将每个朝代的优缺之处介绍得面面俱到,犹记得讲述元朝时,肯定其开放性的特征,提及明朝时,能够毫不留情地,指出朱元璋实现的闭关锁国之策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格鲁塞终生并未踏访过中国,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却足以令中国当今很多学者汗颜,各应要去反思!
这部书完全可以作为高中或大学阶段的教辅书目。
看的时候,不得不感慨,为什么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史,要比我们看过的历史书都要好。这个好,具体体现在:
1.客观。也许我们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好人坏人都已经内化了,比如曹操、吴三桂,就不愿意去了解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子。但作者是外国人,他可能更容易跳脱出去,更客观的去记录。
2.丰富。不光有历史事件,还有朝代对应的宗教发展和艺术发展,虽然这部分我不太感冒。
3.跟同期或者同时代欧洲国家发生的事情和人物进行对比,读完发现,虽然宗教和背景不同,但历史发展的脉络如出一辙。
华夏的历史,能以这一本书写下来,实在难得。微信读书这个版本更好些,因为注释随时点开就能了解。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