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6)篇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 阿瑟·兰格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引起我们情绪爆发的诱因,这些诱因可以是人或事。当然,被诱发出来的情绪也有好坏之分。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人们在遇到坏情绪诱因时,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不会成为情绪的傀儡。

01

这个世上有四种“略带神经病”的感觉。

过分烦躁

过分生气

过分抑郁

过分内疚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种情绪都是人们身上常见的。但它们都有一个不合理之处,就是“过分”。所谓“过分”指的是根据你自己的判断,你反应过激了。如果我们在任何时间产生了其中一种过分的情绪,就会无法游刃有余地应付局面,多半会面临沮丧郁闷,被某人某事牵着鼻子走。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外部的人或事反应过分呢?

作者由此引出了诱因ABCs.

02

这是作者在1955年研究出来的,一种用于治疗情绪化行为的方法,被称为ABCs治疗法。

A’s,代表我们日常遇见的具体的人或事,可以称之为诱发性事件或者操控者。这些诱发性事件能刺激到我们。

诱发性事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重大危机,如灾难性事件:洪水、饥荒、疾病等。

另一种类型,则是我们日常中遇到的烦心事、或难以相处的人。第二种诱发性事件虽然能量不大,但它们用车轮战来袭击我们,会让我们六神无主,很是致命。

此类事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如在工作中,来自外人不停的打扰、各种任务的截止时间、难相处的上司或同事、办公室里的勾心斗角……在个人生活中,诱因可能是跟你的孩子们相处、跟配偶、爱人发生冲突、家务劳动、搬家、离婚、跟难相处的亲戚打交道……

总之,此类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贯穿了我们整个生命周期。如果处理不当,那对我们来说将是致命的。因为它们会操控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更容易犯错。

Cs,代表两件事:在A处发生的具体情形里,你的感觉和你的行为。

比如(在A处)你今天早上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但却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了堵车。随着时间推移,你感觉到你迟到的机率越来越大。你开始焦虑、烦躁(在C处的感觉),你会如何开车呢?(在C处的行为)你也许会疯狂的鸣笛、咒骂,甚至把车开进应急车道。

人们通常以为,是A处的诱因直接导致了C处的感受和行为。但事实并不如此。

 

我们要考虑B’s,它代表我们做出的选择、感知、分析、决定、判断、想象等反应。也就是说我们在B处思考!我们对具体的人或事的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在C处做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被As牵着鼻子走。

03

不是A’s导致了Cs,而是B’s导致了Cs。

 

在B处有三种状态思维方式,导致了我们在C处产生了坏的情绪。

一、灾难性思维方式。常见表达方式是“万一……怎么办”。

二、绝对论者思维方式。常见的表达形式是:“我必须”、“我应该”……

三、合理化思维。常见的思维方式:“谁在乎。”、“那又怎样”。

这三种思维方式都是让我们产生坏情绪的疯狂信条,明确了这个,我们就可以尝试着避免这三种思维方式,转而用一种较理性的思考方式来控制我们的情绪。

这就是第四种类型的思考,比如:“我想要……”,“我更喜欢……”。

用一个例子来直观的介绍这四种思考方式吧。

想象一下你将要在几百人面前进行一次演讲,这种事情是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你的心中难免紧张。于是你开始了灾难性的思考,“万一我讲得太糟糕怎么办?万一没人听我讲怎么办?万一听众的问题我答不出来怎么办?”。你开始给自己念“应该”经:我应该能做好演讲,我是个成年人,不应该为这种事情烦恼。如果我连这种事都做不好,那我就是一个笨蛋,我将一事无成。你当然也有可能用合理化的思考方式来掩饰你的恐慌:那又怎样?谁会在乎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换一种更佳的思考方式:我希望听众喜欢我,对我的演讲评价很高。如果不是,那就是我不走运。我想干好,我会尽力,但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那也不会是件恐怖的事。这只是我人生成长的一部分。

如果你把事情恐怖化、应该化或合理化,你就会变得极度焦虑,这更有可能把演讲搞砸。

当然,理性的看待各种诱因事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练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作者在书中也通过很多实际的案例,给我们讲解了面对不同的难题,可以采取哪些更好的思考办法,让我们可以不必成为情绪的傀儡。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容易情绪化的人,通过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坏情绪产生的原理,也懂得了控制情绪的方法。虽然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我相信,经过长期有意识的努力和学习,我们都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当你走心时!每一段感情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段难以抹去的回忆。那些笑得哭的挣扎的经历。真真切切成为自己成长的印记。每一个能左右你情绪的人。让你更深切的了解自己的缺失!只有痛过才更能体会这些缺失存在!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必要存在的本质!也许习惯了独处!在另一个俩人的世界里,是无法理解那种感受。佛家有句话说的好念佛施谁?照顾话头!以此来做为此书的书评吧!自身感觉无欲则刚!什么事情不用过于走心!就不会有更多的期望与失望!也就不至于被牵绊!爱情也好!事业也罢!掌握好域的规划!比做好事的投入效果要好的多!人生何尝不是这样!追其一生我们对物质,对地位的追求,何尝不是通过域的掌控。来实现自己在这世间的价值呢???真实!事如如理如如莫若证如如,来去去去来来不如不来去!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划线摘录: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阿尔伯特·埃利斯 阿瑟·兰格
◆ 第1章 我们如何就让他人他物牵着鼻子走了呢
>> 你几乎整天都在做这三件事,甚至睡觉也不例外。首先,你在思考(thinking)。
>> 其次,你几乎总在感觉(feeling)什么,我们说的不是身体上的冷暖、疲倦、疼痛,而是指情感方面
>> 最后,你行为(即行动——acting)不断。
>> 因为如果我们不想被人或事所操纵,就最好学会管理和控制我们心理、情绪和行为上对那些操纵我们的人和事做出的反应。
>> 本书所提供之技巧非常简单,不过,要想使它们真正有效果,那你就必须经常使用它们才成。
>> 第一,如果你过分烦躁(anxious;或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等),你就不能有效地处理人或事。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4)篇

这本书的首要重点是指导和控制我们内心的反应(内心所想),不让别人折腾我们的情绪。我们相信,如果你能疏导和控制自己的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倾向,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你有效处理这类情形的概率要大得多。1.非理性思考方式:恐怖话、合理化、应该化。2.As——Bs——CsAs事情本身Bs思考方式Cs感受和行为3.过分行为改善的四个步骤:步骤一 我的感觉和行为是多么的不恰当?步骤二 我有哪些非理性思考方式致使我过分烦躁、生气、抑郁、愧疚或行为欠妥?a.关于自己,我如何想?b.关于他人,我如何想?c.关于这个情形,我如何想?步骤三 我如何反制和回击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步骤四 我用何种更佳之选来替代非理性思考方式?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5)篇

 

这本书是我关注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推介的,书中大致内容都是在强调一种思考方式,我们不能被人和事牵着鼻子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举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例子,生动形象的讲解了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并有相关的配套练习,如果你常被情绪所困扰,那么就是一本好书,值得观看。

1.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就用那四种想法锻炼自己,两个非合理化看法,自己非合理化看法,他人看法,用其他看法代替非合理化看法,和最佳看法。虽然不一定能解决事情,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自己。

2.不念应该经和合理经,不把事情恐怖化糟糕化,这样事情只会更坏不会变好,自己情绪也会更加糟糕。

3.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首先要保护的是自己的情绪。理智的处理事情。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6)篇

 

愚人乐在其愚,智人忧在其智;

穷人善在其穷,富人虑在其富。

多一事,则多一心,

少一事,则少一虑;

某件事情的发生并不是主导你心情的直接诱因,而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才是驱使你有过激反应的元凶。玄奘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妄念,会带来种种快乐和烦恼,你得把这种意念捏拿的特别到位,找到两者之间平衡点,“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开到半开时。”说的就是这个理。

归根结底,你的心得沉淀下来!

似风动、亦似幡动,实为心动。沉静下来,才能分辨世事的是与否非,才能看清人性的善与恶,才能辨别他人的谄与媚。任凭云卷云舒,管它风动幡动,心不为所动,世界就是宁静的。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