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读后感心得体会(4)篇

海权论
作者:马汉
《海权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世界时代的变迁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政治大戏,战争就是永不褪色的暴力场景;而以战争为舞台的海军,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引发争端。

海权存在于海洋的表面,它无法在陆地上立足。海洋本身并没有什么产出,但作为主要的商业通道和交通场所,却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海洋的价值体现在被运输的商品上,商品交换的利润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当前,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同样给我国的海上安全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海上恐怖主义、海上走私贩毒,最近的南海仲裁事件等,都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是一种国际犯罪,是发生在海洋空间的典型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

所以说,发展现代化海军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我们从不恃强凌弱,而只是铭记历史教训,从而不被恃强凌弱。

中国人都是爱好和平的,但绝不是任人欺压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从内心深处希望,有朝一日,各国将化剑为犁,熔矛为锄。(本书从美国的利益角度出发,所以阅读时得客观对待)

《海权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最近中国周边海洋不太平静,所以鼓足勇气看完了这部一百多年前的大部头军事名著,虽然对内容一知半解。本书着墨最多在战略层面,战术方面的几个近代史案例也是在印证战略。其中中国部分看得令人振奋,本书多处提到中国有着巨大的潜能,未来可能在世界格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前提是中国需要具备有领导力的政府、有爱国意识的人民、有接纳西方文化的氛围、有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意愿……好像现在的中国都已具备。看了本书我似乎更理解新文化运动、新生活运动甚至文化大革命了,站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贫弱极容易归罪于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只是这些运动多半走向另一个极端了。不过我们也要感谢这一百年来我们所修的失败学分,失败让我们懂得了正确的道路,相比一个世纪前我们却更易于接受外界的好东西,有时甚至有写过头,在我们补齐缺失的美好传统时,就是我们王者归来时。

《海权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陆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海军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海军建设因与海外利益的拓展相平衡,不断拓展的海外利益需求,才是一个国家海军建设的根本动力。如果一个国家的海军建设仅凭一个民族的意志和决心,那么这样的海军即使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军,那么也只能如近代的北洋水师一样,由于缺乏持续性的投入建设,只能如昙花一现,最终在未来的海战中败亡,从此一蹶不振。

当今中国,不断拓展的海外利益,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这是符合我国的利益需求和历史发展规律的。

我以为,南海对于中国,如加勒比海之于美国。将各种势力排挤出南海,是我们世界一流海军的第一步,也是确立我国西太平洋地区主导地位的关键一步。

 

《海权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4)篇

 

此书从美国人的角度说,没毛病,因为塞耶马汉维护的就是美国人的利益,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美国人的一些思路,一是学习他们的军事观点(如为什么要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和海峡、地峡);二是了解他们一些异于常人的想法(比如用武力攻打一个国家是为了他们好);三是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操(但要去掉盲目,如毫无理由的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当前西方国家通过好莱坞等方式输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在阅读《海权论》前,一是要选择一个好的译本,当前图书市场鱼龙混杂;二是要准备一张世界地图,要不然提到一些国名、海峡、港口时简直一头雾水;三是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使这样,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我还是没看懂。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