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谅我,再次弃书止损,是真心看不下去了。
首先文字矫揉造作,连篇累牍强塞诗词粉饰文章。读起来犹如连吃三天吃红烧肉,第一天鲜美可口,回味无穷;第二天不好不坏,尚可忍受,第三天肥腻油滑,闻之作呕。很多人说诗词很美,我觉得如果为了诗词而读不如专门去看诗词文集。
其次,小说人物性格处理不稳定,女主性格矛盾。第一,沈傅二人的感情作者强于CP感,书读了一半不明白婉初对沈仲凌的执念来源于哪里,没有什么特殊的事件交代,仅仅是父母之命吗?他们看不出来共同的价值观啊?反正我读来的感觉莫名其妙。第二、荣逸泽傅婉初二人的感情线尚可,还能接受,言情老套路。第三、代齐的恨交代的过于简单,尤其是荣告诉傅代齐的身份时,傅淡淡的反应让人更觉得无语,这可是刚跟你上过床,要了你贞操的人,也是童年玩伴之一啊。关于女主,不知道作者到底要把她定位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读来感觉就是瘦,白,漂亮,没有特别的气质,就像现在看一个网红,千篇一律。说她大家闺秀,聪明智慧,却又写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失身,她既然知道沈伯允视弟如命,又怎会猜不到他一定会去救自己的弟弟,用得着去委身一个不甚相识的陌生人?我并非执着于女人的清白,但我不能接受没有脑子的判断。这段写的并不好,矛盾!其二,强塞她一个还海归身份,民国史上具有海归身份的诸如林徽因,德龄姐妹,宋氏姐妹,张爱玲等无不个性鲜明,思想开放,眼界丰富。反观书中在国内生长的梁莹莹抑或方岚都比傅更具新民风格。而女主呢?矫揉造作,惺惺作态,况且女主还是个具有前朝格格身份的贵族女子,不应如此的矫情。矛盾!其三,她对自己母亲及自己位置的矛盾。首先她的母亲当时并非嫡福晋也非侧福晋,不过是个妾,一个妾为了爱情居然闹的王府不宁,还奇迹般的扶正,最后又移民海外,脑回路挺大,不过清朝末年,乱世之下一切皆有可能,这点我勉强可以理解接受!但女主一方面信奉母亲那套为爱矢志不渝,不容践踏,一方面又怪母亲不能容忍父亲的小三小四;一方面视贞操如命,一方面又为了不清不楚的敌情委身于他人。一方面母爱泛滥生下孩子,一方面又把孩子送于代齐当作替父母赎罪。WTF,这样的女主不是人格分裂吗?矛盾!
阅读此书女性读书相对会比较多,作为女性,我觉得女主爱情价值观并不可取,至于三个眉目如画,或温润如玉,或外冷内热,或浪荡不羁,情深意重围绕着这个矛盾的女主争风吃醋的男主男配真是一直是各种小说信手拈来的意淫产物,毫无创新可言。读这本书介于听说诗词比较多,文笔俱佳来猎奇一下,但对作者把诗词的场景运用的生搬硬套,感觉失望,唯一阅读的理由也崩塌。
以上一家之言,不必苟同和生气。总之,这本书,弃之!愿大家读的开心!
《雾锁长河》精选读后感 第(2)篇
看过匪大的迷雾围城和来不及说我爱你,那时候还在上初中,长大了以为在看这类的小说再也找不到那时懵懂青涩的感觉,可是看完雾锁长河,竟然有种回到了上学时代偷偷追小说的感觉,喜欢匪大不仅仅是喜欢她的文笔,更因为自己喜欢看悲剧,但是对于顾长安的文笔和圆满结局,的确觉得写的非常棒,一点不输匪大,只可惜找了一下作者的书,并不很多。故事中的女主生命中出现了三个男人,一个青梅竹马,一个无微不至,一个有点狠绝但也内心柔软。青梅竹马的,青梅散落,竹马远去,你不言我不语都以为各自能够猜到各自的心思,也都以为对方一直能等下去,最终各安天涯。狠绝但也柔软的,终是不能珍惜也不敢触碰,互相伤害,留一丝美好和牵绊于世俗,各自安好。只有那个一直等着她陪着她的人,和她白首相依,走到最后。人世间虽不如故事传奇,却总有和故事一样的无奈,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或许不止三个人,也或许终其一生只有那样一个,总会在别人的身上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深夜的时候一声轻叹或是一丝甜蜜。想到了很多,却不能够一一说出口,很多时候有些话只是为了说给自己听,看看虚构出来的人,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第二天依旧好好生活。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里面的很多话都觉得很有道理,说到心坎里的感觉,却没有像别的书一样标注分享出来,只怕断章取义的理解会让人误会,总之,推荐看一看呢。
《雾锁长河》精选读后感 第(3)篇偶然翻开,就那么不经意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个人比较喜欢故事的前半段,人物刻画,情节的安排,情感的描摹,故事的整体架构,主线前后铺垫,读着读着便不禁落泪。最为牵动人心的就是婉初为救仲凌的奋不顾身,那份勇敢与坚定是对爱得最好诠释,是爱到至深才有的义无反顾。随后与代齐发生的种种纠葛,那扣人心弦的情节,让我忍不住熬夜去读,边读边想是否可以把这部作品搬上荧幕,心中竟忍不住去幻想该由谁饰演哪个角色,当然我个人更期待的是电影,因为整本书的叙事内容不够一部电视剧的剪裁,担心为凑集数把情节拖沓,反而不妙。期待影视作品可以刻画出民国初期那种才子佳人,家国天下的情怀。后半段对婉初母亲与其大哥之间的感情戏份让我觉得很突兀,不但没能使故事更打动人心,反倒让其有所撕裂,不过故事的结尾还是比较喜欢的,希望在改编的时候能够更突出家国情怀,更好的体现处那一代人为了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救国的同时对爱情的坚定执着,以及献身精神。
《雾锁长河》精选读后感 第(4)篇
此恨不关风与月——评代齐
本来无意间从推荐里看到的,首先被名字吸引住了,有一股别样的风情。后来略微看了看发现文笔真的很好,有些诗句运用的真是精彩,读完以后最心疼的是代齐
小说中描写他的容貌只记得是说他比女子还美艳。幼时跟随姐姐漂泊好不容易有了安身之处,后来又被婉初的母亲赶走了,从此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下半身。幼时和婉初在一起度过的时光可能是他最快乐的日子了,所以后来他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对她究竟是爱还是恨,只剩下执念。所以一开始的相遇,他是迫切想要报复她,因为他忘不了后来他们在桂府的屈辱生活都是拜她母亲所赐。所以他恨,想让婉初痛苦,但是他们后来彼此纠缠,特别是圆子的出生,两人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很庆幸,后来他放下了执念。
只能说两人终究缘浅,遇见的时机不对方式不对,何况中间还夹杂着上辈人的恩恩怨怨。如果婉初她娘当初能容忍代齐姐弟,说不定又是另一种结局。
《雾锁长河》精选读后感 第(5)篇
不知怎的,看的时候总有些《与子偕臧》(一身孤注掷温柔)的影子,比如荣逸泽在雪地里的那场,和虞浩霆顾婉凝的那场很像,还比如加入日本人的那部分,两部也都有这样的中国通日本人,也有以为嫁了良人,谁知一朝醒悟是自己被蒙了双眼后绝望自杀的女子,也有那似红颜知己却终究走不到心里的风尘女,女主身边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开朗活泼又天真的好友,还有一些细节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若是没看过春衫冷的那部,便觉着这部还是不错的,但看过之后,从人物性格刻画的立体性,情节设置的合理与跌宕,从主次要人物的特征把握,对战争谋划的描写等等,感觉还是春衫冷那部更胜一筹。大约也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对与子偕臧印象太深了吧。从语言文字的驾驭而言,雾锁长河还是做得不错的。情节设置的合理性和连贯性上或许还需要再提高一些,人物性格的丰满度和不同人的性格差异的辨识度上还稍欠火候。
《雾锁长河》精选读后感 第(6)篇
事没双全,自古瓜甜蒂苦。
若要你好好活着,我自甘去苦。
乱世红尘里,彼此都迷了路,
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无所谓谁对谁错。
曾经爱过,付出过,就已足够了。
谁不曾在这乱世里受过伤?
不求谁能护谁一世周全,但求有一人能于乱世里愿意把心交付,不计较自己的过去,愿意和自己共同创造未来。
不求朝朝暮暮,但求两心如一。
当初所有人都觉得沈仲凌和婉初会是夫妻,到最后,沈仲凌恐怕都不会知道为什么婉初会和荣逸泽在一起。他总以为他懂她的心,她也懂他的心,其实他还是不够懂她,不知道她真正求的是什么…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