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关于爱情
这一书前后讲了两个故事,阅读时需注意
前15章《少年维特的烦恼》
维特爱上了夏绿蒂,而夏绿蒂有自己的未婚夫阿尔伯特,维特一方面与他们两个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又割舍不掉对绿蒂的爱慕,最后他借了阿尔伯特的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29章 《亲和力》
A和B密不可分,C和D不可分,两两置换,A和C,B和D;夏洛蒂与爱德华历尽艰难才可以继续在一起,两人建设自己的家园,爱德华邀请好友上校前来一同居住,故事由此拉开序幕,为了所谓的亲和力,为达到平衡,夏洛蒂的养女奥蒂丽也回到家中,四个人一同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夏洛蒂与上校互生好感,爱德华也与奥蒂丽互相喜欢。夏洛蒂与上校原则克制自己的感情,而爱德华则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奥蒂丽,后来,夏洛蒂的孩子溺水死去,奥蒂丽愧疚不已,仍然喜欢着爱德华,却又不能与他在一起,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后来,绝食而亡;爱德华眼看着心爱的女人死去,在某一天翻看两人信件、信物之时猝死,双双去世,故事也由此结束。
两个男主角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惊叹,结局却又令人唏嘘不已。
我在想,难道爱德华不是真心的爱着夏洛蒂吗?为什么后来他对奥蒂丽又产生了爱意?那么他跟夏洛蒂之间、之前的感情又算什么?
要是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结束。
爱情有时候真是美丽而又致命。
这俩本书都是关于爱情的,每一本其实都是几个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绿蒂,维特,阿尔贝特。。。另一本讲了少校,夏洛蒂, 奥蒂丽少校以及爱德华四个人之间的故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咱不谈这个,来说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女子,赵敏那样的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最后家破人亡。。小的时候我特别佩服她,她的敢爱敢恨,可长大了才明白我们会不顾一切的去追寻我们没有的东西,赵敏出身王家,家庭美满幸福,爹地视她为掌上明珠,还有一个疼她的哥哥,唯一在乎的事情就是她的无忌哥哥不爱她。所以她可以无所顾忌。。再说周芷若,何尝不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可我们又总会身不由己,周芷若自幼父母双亡,被送到峨眉山跟随灭绝师太学艺 自小受的苦不说自小缺的爱不说,在这些都没有的情况下,没有那么足的底气,你又怎么让她去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缺爱的人总渴望一生被爱,缺少父母在身边,因为爱这种东西是不一样的,父母的爱像泡在蜜罐里,我们在不懂事之前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别人的爱不一样,寄人篱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点点好都很温暖,是从你不懂事的时候你就会想要去还的,灭绝的养育之恩授艺之恩,她又怎么会轻易背弃,发下那通毒誓并非她软弱。。
说是讲的爱情,但真心不齿爱德华的所作所为,即使他最后死了,算谢罪也完全不解恨。爱情不是任何罪行的免罪金牌,不要以为说什么感情冲动,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就可以换得怜悯和谅解。爱情里的自私也该有个度,爱德华从头到尾有为夏绿蒂还有其他一些人考虑过一点一滴吗?对,他并没有做什么大奸大恶的事,但在伦理上踩线踩得那么肆无忌惮,那么心安理得,自己的儿子被自己的情人害死完全不痛心,这种人就是让我恶心得只盼他越惨越好。
当然也不会喜欢奥蒂莉,她是年轻,可能会不懂事犯错,但我一直觉得为人要谨慎小心,避免犯下太大的过错,因为有些错误的后果太沉重,可能要用生命去偿还,甚至付出了生命都无法弥补。她犯错的过程中也是完全没有想到一直一心疼她爱她的养母,最终犯下人命倒是幡然悔悟了。不过我原谅她了,她用生命去赎罪,功过相抵两清,在我看来,死亡是她最合情合理的归宿。
最心疼最赞许的就是夏绿蒂,人生哪有那么多肆意恣睢,理智或许有时会无情无奈,但更多的是护我们一世清明。
看有些介绍说最后夏绿蒂和上尉也失去了生的乐趣和幸福。呃呸,他们活得一身正气无愧天地,最后剩他们两个就是命运的嘉奖,他们合该永远幸福生活下去。
《少年维特之烦恼》,主人公维特,富诗人气质,又在那种年纪,因此感性远超理性。整部书基本都是维特的书信,我们可当作日记,跟着他的视角,一步步迷恋上美好但已有未婚夫的绿蒂姑娘乃至不可自拔,最终只好自杀以解脱。读起来实在不是让人愉快的事情。我得承认,如果自己在维特的位置,开始阶段我会试图偷心抢妹纸的,但发现无望我肯定会放弃。感性远压过理性,不是我所能体会的,所以对于本书的理解恐怕肤浅。
《亲和力》,一对资产阶级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大叔和萝莉互相吸引,但最后……好吧,我还是不剧透比较好。这个故事在伦理上恐怕不那么道德。而且真爱这事情,我也没多少资格评论。只是想说,已婚中年大叔还是悠着点比较好……
两个故事,都涉及少年人的爱情。一个是同龄相爱,一个是萝莉和大叔,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本书也属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学生真是……辛苦的早熟着。
2018.06.07
从远方来到这里,我只想安静地毫无挂念地度过每一天,呼吸这里新鲜的空气、听听鸟儿的声音、享受着花的芳香。
可是,我遇上了你,心跳加速了,只是一眼,我便成了你的俘虏,我知道你有了未婚夫、他爱你但他不在你身边。我以为我只是有点沦陷,可是,每当看到你的一颦一笑、甚至你什么动作都没有、只静静地站着,我的心却是越陷越深。我放纵了自己,感受着在你身旁时的感受,激动、开心、不知所措……最后,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你,想与你跳舞、与你聊天、与你赏风景。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子了。于是,我离开了你,离开了让我心动的你。在离开你的日子里,思念却无法控制。后来,我受不了了,我再次来到你的周围,而你已为人妻了。他对你很好,他很爱你,但我觉得我更爱你。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控制不了我的心了,我易喜易怒易悲伤。我的快乐只因为你在我身旁、也只因为你在意我。可是,我好像快承受不了了,我想你爱我,你在乎的只有我。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如此对待你。
当我承受不了自杀的时候,只是太爱了,很开心遇到你,在我的生命里,让我欢喜让我疯狂。
两个因爱自杀的故事。
可能对前一个更有体会多点吧。维特对绿蒂的爱是真心,发自肺腑的,维特有现实歌德的影子,绿蒂也是现实中的绿蒂,同是相爱的人,两个人却无法结合在一起,命运多么残酷,对维特是,对绿蒂也是。爱一个人,我们只能放弃另一个爱自己的人,迫于对另一个人这份爱的无奈,即使发现我也爱上了他,却不能够。可以想象绿蒂也是多痛苦,对丈夫的不能完全和盘托出,对维特的每每避让,两份爱压的绿蒂喘不过气来,可是绿蒂没有错,维特也没有错,错,只错在上帝捉弄人,不该让二人遇见。
歌德的《浮士德》用了尽六十年,我想和这部维特少不了干系,青年时期遇到的事,遇到的人都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无可比拟的影响。歌德也是如此,我想我也能明白真正爱一个人的感觉,你对于她,无论尝试怎样的方法忘记,都挥之不去,你永远都记得那个她。
可是啊,并不是每个你用心真爱的人能够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不容易啊,多令人羡慕啊。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